是用70多个生僻字串联而成,
“魃魈魁鬾魑魅魍魉,又双叒叕,
火炎焱燚,茕茕孑立,沆瀣一气……”
看完歌词我们认识的字甚至
连一半都不到。
小编听完也是十分惭愧
感觉自己这么多年学白上了
﹏
﹏
﹏
这首歌的创作者,
是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的
江苏90后陈柯宇。
谈起创作灵感,源于去年他曾经在网上看到“又双叒叕”类似的表达。
虽然知道网友想表达“经常看到”的意思,却不认识后两个字,便去查字典原来“叒”与“叕”分别读“ruò”、“zhuó”,就萌生了创作一首集合生僻字的歌。
于是他用了长达半年的时间,
搜集整理了200多个生僻字,
正值高考来临之际,
就把一些高考中可能出现的生僻字写进去,
一来可以帮助高考考生“听歌记字”,
二来也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到
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这首歌旋律朗朗上口,
曲风悠扬婉转,
歌词工整押韵,
意境宏大磅礴,
受到众多网友追捧翻唱。
网友表示听完这首歌后感情复杂,一面自豪中华文字博大精深,一面惭愧自己孤陋寡闻才疏学浅。
于是纷纷查字典,解析歌词中字词成语的文学出处和背后的典故含义,感受文字之美。
就像歌词写到:“一撇一捺都是故事”。
有网友评论:“五千年有李唐风气,五千年有钟鸣鼎食,五千年有僧侣礼佛,五千年有道人牵鹤,五千年有口诛笔伐,五千年有弃笔从戎,五千年有将士利剑官宦智谋安邦定国,战灭外敌不肯休!满腔热血付诸刀枪,一声长笑寄与笔毫,纵然有万人所向,不肯休志,纵然有口诛笔伐,不肯颓唐。哉我华夏!这样的歌曲才应该被流传,应该被更多人知道。”
文字,是一个国家,
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,
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,
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。
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最美丽的文字之一
汉字字正腔圆
抑扬顿挫四声交替
横平竖直结构优美
“久视则熟字不识,注视则静物若动”
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,
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。
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
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。
也正是因为有了汉字,我们今日才有了让民族引以为傲的唐诗宋词元曲汉章,才有了挥毫泼墨的书法艺术,才有了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等千古绝唱文坛巨著。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才得以传承,数千年的文明历史才得以衔接。
但是随着时代发展,
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,
键盘取代了纸笔,
人们日渐提笔忘字,见字不识,
错字成语错用屡见不鲜,
对文字的传承意识愈发淡薄。
《生僻字》所带来的正能量影响,
唤醒了人们对文字的珍视与保护意识,
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,
从而不让我们远离传统,
勿忘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。
正如在QQ音乐热评中,
有网友评论到:
中华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
最大的礼物应该是这么两件了吧。
一件是历史,一件是文化。
前者可鉴世,后者可润心。
转载自:河南共青团,青春信阳等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