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是现代的一大悖论。一方面日益普及,人人离不开;另一方面日益高端复杂化,普通人越来越不容易搞懂。金融产品不断出新,产品条款越来越复杂。作为消费者,不懂却不能不买,怎么办?作为负责任的媒体,南都金融研究所推出新产品—“金融实验室”。力求用通俗的语言、专业的分析对各类金融产品进行拆解、评测,尽可能还原产品真相及真实价值。
近日,蚂蚁金服在其财富伙伴大会上推出一款“智能理财助手”,引发业界猜想,已经沉寂了许久的互金系“智能投顾”能否再次走红?2017年智投风起,在Fintech光环下,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入局,不少产品红极一时。但如今,谈及“智能投顾”业务,多位从业人士都有些迟疑:规模上不去、难赚钱是事实,C端产品很难推广。当前仍在运行的智能投顾平台,其产品体验究竟如何,是什么原因造成其渐受冷落的局面?NDFRI本期就为大家拆解测评两款典型的“互金系”智能投顾产品。
【测评说明】
NDFRI研究员选定了与“银行系”智能投顾模式最接近的两款产品进行拆解对比—分别是宜信财富旗下的投米RA和品钛旗下的璇玑智投。NDFRI将从客户画像、投资组合配置、资金托管交易和投资组合再平衡等维度为大家进行测评。
PART1 “千人千面”定制or“傻瓜式”组合搭配
对于智能投顾来说,建立定制化的资产配置模型至关重要,这关乎对个人投资自主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以及理财目标的把控。
从客户画像来看,投米RA使用的风险测评问卷是一份标准式问卷,总共有9个不同类别的风险等级,划分相对细致。璇玑智投的风险测评问卷考察维度类似,共有5个等级的风险类型,精细度中等。
从投资组合配置来看,投米RA的9个风险等级分别对应一个资产配置模型。根据N D FR I研究员梳理,风险指数越高,模型中股票资产配置比例越高。股票型基金配比从风险等级1的20%到最高45%。研究员将基金配置组合拆解后发现,各风险级别组合中,投米R A给予了其中4只基金固定仓位,有4只基金在不同风险等级的组合配置中有比例调整。对于号称用大数据模型算法配置的组合来讲,这种搭配方式是称不上“智能”。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南都记者表示,这充其量算是一种形式上的FOF基金,“说白了就是一种"傻瓜式"理财”。
与前者一样,璇玑智投的5个风险等级也分别对应了一套资产包。风险等级越保守,其中债券占比越高;风险等级越积极,股票占比越高。最保守的风险等级,债券型基金的配比甚至高达76%;而最积极的风险等级债券和货币基金的配比也超过了四分之一。总体策略上,都比较偏保守。
从资产种类来看,投米RA和璇玑智投资产组合中的基金类型有QDII股票、被动指数、普通股票、QDII债券、混合债券、中长期纯债、对冲基金、QDII另类投资、商品和货币基金等多种,基本符合资产风险分散化与多样化要求。
研究员在两个平台上测出风险水平都是“稳健型”,但在两个平台上的资产配置却大不相同。在投米R A平台,模型将过半资产配置于股票和混合偏股型基金、17.4%配置于债券,另有30%的黄金。而在璇玑智投,则是42%债券型基金、37%在股票和混合偏股型基金,只有16.65%的黄金。璇玑智投的模型固收类产品更多,显得更保守。
这可能缘于两者面对的客群不同,投米R A一直定位于服务新兴中产,其产品的起投金额为10000元。而璇玑智投更“平民化”一些,起投金额为5000元。璇玑智投CEO郑毓栋向南都记者解释称,根据过往服务客户的画像,璇玑面向客户群体的风险承受能力本来就相对偏弱,所以就算是璇玑上最高风险的等级,也没有做比较高风险的配置。
展开全文
NDFRI点评
从资产搭配的多样性来看,两者都在一定程度实现了资产风险分散化与多样化。相对而言,璇玑智投资产组合中的资产类别更加细化,从国内创业板、中小板、大盘,到国外新兴市场、成熟市场,从高收益到高评级基金,均分散布局。但从资产组合“智能化”搭配角度讲,这样的一揽子基金组合搭配,确实难以称得上是“千人千面”,反而给人一种“傻瓜式”组合搭配的体验感。
PART2 备选基金池单薄还“踩雷”
根据NDFRI研究员梳理,投米R A当前备选基金池中基金有4只在近3个月业绩表现为负,时间拉长到一年来看,情况稍好些,仅新华行业轮换配置A一年内业绩为负。其中,近一年来收益超过10%的基金有2只,超过20%的基金有1只。
投米R A组合中还有另外一只混合债券工银瑞信添福A,近三年表现都不太好。除了近一年的表现数据勉强为正,其两年、三年的表现也都为负值。根据w ind统计,其市场综合评级从2016年以来,已经从四星级逐步下滑至一星级,同类排名也从后50%下滑至后3%,每况愈下。
投米R A组合本来就只有8只基金的配置,却“踩雷”两只表现不佳的基金,尽管配比分别只有5%,但也足够引起投资者的注意了。
璇玑智投的备选基金池有15只基金,一个风险等级的组合内平均会有10只基金。相对投米R A,风险显得更为分散一些,基金池的资产类型也更加多元。不过15只基金中,也有7只基金的业绩在过去三个月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;不过时间拉长到6个月、一年,情况都还相对比较稳定,只有华泰柏瑞中证500ETF联接A、天弘创业板指数两只基金出现负增长。其中,近一年来收益超过10%的基金有8只,超过20%的基金有2只。
NDFRI点评
NDFRI研究员实测发现,与前期测评过的“银行系”智能投顾平台相比,投米R A不超过10只基金的备选基金池还是太单薄了,璇玑智投则达到了平均水平。而考察基金池内单只基金的表现,投米RA组合中的基金风险更大;璇玑智投的选基能力要相对强一些,尽管也选了两只近期表现不太好的基金,但总体来说,算是中规中矩。
PART3 默而不宣的“智能调仓”?
大名鼎鼎的招行摩羯智投由于采取黑盒策略而饱受诟病,用户并不知晓系统调仓的逻辑。投米RA和璇玑智投关于过往调仓的策略和报告也同样讳莫如深,投米R A不仅未在投资人可见的位置进行披露,客服面对投资人的询问也避而不答;璇玑智投则只展示了2018年上半年之前的一些过往案例,数据更新不够及时。
遗憾的是,NDFRI研究员经过多种渠道查询过往调仓记录,均未能得到投米R A的正面回应。不过投米RA官方介绍中提及,将在每个季度或每个月自动调仓,频率相对有些频繁。相比而言,璇玑智投对于调仓的“神秘感”没有那么重,会分享一些成功的过往案例,也会定期公开举行策略会,与投资人分享调仓逻辑。
璇玑智投2018年2月28日有过一次调仓。在全球股市大涨的2017年之后,璇玑智投模型认为随后的全球市场或将迎来巨大波动,所以将稳健型用户的海外成熟市场的仓位调低了4个百分点,并全面撤出海外新兴市场,将原有的10.75%调至0%。NDFRI研究员还了解到,2018年全年,璇玑智投的稳健型组合均未有A股的仓位,因此逃过了A股去年的大跌,整个2018年收益为正。根据璇玑智投CEO透露,璇玑每年平均只会进行两次调整,是考虑到频繁、短期的交易会带来高额的交易成本,所以不采取频繁调仓的策略。
NDFRI点评
由于历史调仓数据空缺,投米RA的调仓能力不得而知。而从2018年2月的调仓案例来看,璇玑智投的预测模型有一定实用价值。不过今年的调仓效果,需要在实测一段时间之后才有结论。就目前的信息披露情况来看,NDFRI研究员认为,当前的智能投顾平台这种默而不宣的“智能调仓”策略,难以说服投资人,很难在C端用户中间树立起品牌信任感。
总结 “智能投顾”不智能用户体验存在硬伤
智能投顾的产品用户体验来自多个方面,智能投顾既需要“智能”的“投”,也需要“智能”的“顾”。根据NDFRI研究员测评分析,当前的“互金系”智能投顾存在不少硬伤,资产配置还不够智能,选基能力不够优秀,智能调仓过于神秘。如果想要在C端用户中继续深耕,甚至再度“翻红”,难度不小。
在NDFRI看来,一款智能投顾产品需要首先根据客户后续的自身情况,对投资方案动态做出调整,做到资产配置情况和客户自身情况始终保持匹配状态,即个性化定制和调整投资方案。其次,需要投资配置建议背后的原因和逻辑,完整准确地传达给客户,保持信息透明。此外,还需要随时对客户的提问作出及时、准确的回应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投资者了解自己买的是什么产品,否则很难留住用户。
采写:南都记者 熊润淼
作者:熊润淼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