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教授点外卖经历揭示用户分化与商家策略。恒生外指数补涨,腾讯回归股王。百亿私募量化占优,日美关税协议利好日本。上海加强外卖监管,海南封关利好出尽。
最近点了很多外卖,写写体会。
以前我也点外卖,但基本就是那几家熟悉的店;现在则是跟着红包走,谁给的红包大买谁,结果踩雷甚多,份量少也就算了,有些里面的肉明显就不新鲜,只能默默扔掉再差评。
但我发现电商的差评很管用,外卖好像没人在乎,差评很多店也不在乎。仔细想想我自己点外卖的时候也不会一个个去看评价,就是凭感觉点一个。
所以我现在的策略已经变了,红包只用来点奶茶,那个是标准化产品区别不大;点餐依然是只点熟悉的店,随便有没有红包。而且我发现,我喜欢的店大部分都不能用红包,或者只有用用那种小红包。
这个问题其实我之前就思考过,在餐饮外卖领域,其实存在两种用户。
一种是在乎健康、口味,愿意支付溢价。
一种是只要便宜,随便吃一口对付得了。
前者少数,是利润的来源;后者多数,是流量的来源。店家也会思考自己的目标用户到底是谁,如果自信可以靠手艺留住客户那就不会轻易参加补贴活动,否则的话肯定是大力参加各类活动。
东哥喊的那个品质外卖口号,就是针对前者,但实际做的时候是拼命发红包,最终吸引的是后者。
如果未来经济复苏,大家收入增加,就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前者,外卖之间竞争的核心是质量、履约率。
如果反过来,那大部分人还是后者,依然是补贴战的天下。
……
今天场子里最大的事,就是腾讯大涨后新高,恒生外(KE)卖(JI)指数涨2.5cm。昨天刚写过在几个主要的指数当中,只有恒科距离高点最远,还有足足100cm,没想到今天就给面子了。
这也是牛市的一个特征,就是补涨原则,谁涨得少就会轮到谁。
当然你也可以说,这是因为反内卷以后消费肯定会复苏,恒科本质上是个增强消费指数,是受益者。
上半年小米抢了腾讯港股股王的位置,但现在腾讯回到了他尊贵的铁王座。
1、关于外卖大战,最近有一份阿里味儿很重的调研报告。所谓阿里味儿,就是说的都是中国话,但你就是看不懂他在说啥那种,哈哈哈。有熟悉阿里的朋友去私下打听了下,说这份报告里的内容其实不完全准确。
因为阿里内部有规定,高P应该不允许接受这样的调研,谁也不会为了几万块钱去赌自己的职业生涯。这份报告看起来像是知道些情况但又不完全清楚,连知道的带脑补完成了调研,特别里面有些提法是阿里内部四五年前,现在已经明显out了。
结论就是看看行了,别太当真。
2、今年上半年百亿私募收益水平TOP20里面有19个量化基金,只有一个主动基金。按照我村大热必死的规律,可能接下来就要轮到量化扑街了。
3、老普表示日美达成协议,美对日收15%关税。至少在截止目前达成的协议当中,这个比例似乎是最小的,日经指数大涨。
4、三哥恢复向我国居民发放旅游签证,而且这还是我们宣布建墨脱水电站后的事。总体我的感觉是,三哥和小巴空战以后,就突然对我们开始友好了,这个世界太简单粗暴了。
5、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约谈外卖三傻,全面下降零元购活动、大幅缩减免单营销范围、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活动检测、价格管控和骑手权益保障。这个态势很明显了,补贴还会有,但肯定要缩水了。
6、今年12月18日开始海南封关,前面几天海南板块上涨就是这个利好,但今天利好出尽了。
下午有个跳水,正常的,短期内涨那么多肯定有调整需求。不过截止目前上证指数依然淡定翻红,稳得一批。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