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希望之聲2020年11月12日】(作者: Peter Li) 中國歷史上的五帝時期並不僅僅只有五位帝王治世,但確是以五位用大德行教化天下的帝王為代表的歷史時期。史料較多的為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堯帝、舜帝。實際上在黃帝之後是少昊,然後才是顓頊。而帝嚳之後是帝摯,然後才是堯帝。我們在下面都會提到。
少昊的母親是黃帝的次妃方雷氏,名叫女節,她曾經夢見有大星發出七彩虹光,降臨在華胥之諸,因此受到感應而生下了少昊。黃帝乘龍升仙后,少昊接替黃帝登上了天子之位。五行中土生金,因少昊接替黃帝的位置,因此具有金德,稱為金天氏。少昊繼位時,有鳳凰飛來,具有鳳凰之瑞,所以以鳥紀官,用鳥名作為官名。少昊也是位非常賢德的帝王,他在位的八十四年,天下大治;少昊還作了《九淵》之樂。
少昊(圖片:18世紀《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》)顓頊登帝位少昊駕崩後,由他的侄子,也就是其弟弟昌意的兒子高陽繼任天子之位,他就是顓頊帝。昌意是黃帝正妃嫘祖的兒子,德行不高,被黃帝分封到若水為諸侯。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兒昌仆(又名女樞)為妻。有一天夜裡,北斗瑤光之星發出七彩虹光貫穿月亮,昌仆在幽房之宮因此受感而懷孕,生下顓頊。《帝王世紀》中記載:顓頊十歲就開始輔佐少昊,十二歲便進行了冠禮,即古代中國漢族男性的成年禮。二十歲登上了帝位。五行中,金生水,顓頊接替少昊繼承帝位,具有水德,以水紀官。《山海經》也有記載:在東海之外有少昊之國,少昊帝曾在那養育、教導顓頊,他教顓頊彈奏過的琴瑟還遺留在那裡。
共工怒觸不周山據記載,顓頊在位期間共有兩件大事發生:一是與共工大戰,二是絕天地通。《山海經》中記載,共工為炎帝的後代,為掌管水的半神,是負責管理百工或負責治水的職位。顓頊登上帝位以後,共工自以為能幹,心生妒忌,不順服天命,便發動戰爭與顓頊爭帝位。《列子》中記載:共工與顓頊爭帝,被顓頊打敗,羞怒之下共工一頭撞向不周山,將不周山撞斷了,同時固定大地的地維也因此被扯斷。不周山是傳說中的仙山,據說它是撐天的八根天柱之一,天柱被撞斷、地維被扯斷後,天地便發生了錯位。從此,天向西北方傾斜,日月星辰便移向西北;而大地向東南傾斜,江河湖海便向東南方向流動、匯聚。
這第二件大事,絕天地通,就是阻斷地上的人和天人的相通。據記載,上古時期的人,尤其是各部諸侯首領,帝王、大臣等都有神通,是以半人半神的狀態出現,只是越到後來神通越少,直到夏朝初年時關於這種神通的記載都還有。在顓頊之前,天和地是能相通的,人與天上的天人、半神比較容易溝通,天上的神或天人經常會降到地上。而地上有足夠大德行和能力的人——上古的巫,也很容易通神,具有神通,甚至能夠依靠神的力量而呼風喚雨。但對做這種溝通的人的德行是有相當高的規範和要求的,同時也不能隨意這麼做。此外,德性境界不同的巫,所能溝通的神或天人的境界,高低也是各不相同的。
顓頊帝斷開了人與神的直接溝通 (圖片:新唐人文化古今欄目提供)像蚩尤就是一個例子,他暴戾無道,但卻能利用巫術請來風伯雨師等低層神仙為他助戰,擾亂人間秩序,這就是人離神太近,人神雜糅所帶來的亂象。到了少昊末期,九黎族敗亂道德,他們人人都可以隨意祭祀神明,家家都有巫史,使人與神雜糅在一起,沒有分別,致使人將自己與神放到同等的地位,對神靈沒有了敬畏,使天地失去了原有的秩序準則,致使人間五穀不生、災禍不斷。顓頊帝看到這種情況,便命令木正重管天,令火正黎管地,將民事和神事分開,從而將人與神分開,使各居其位,重歸天地的秩序,斷開了人與神的直接溝通,使上古特有的那種人神同在的時期宣告結束,中華漸漸進入了人文時代。
此後,神對人類的呵護、教化與引導慢慢由直接展現神跡的方式轉為更為隱蔽的方式。如通過祭祀、筮卜、異象、預言等來啟發、警示、指引人類;通過佛、道兩家修鍊文化的歷代傳承,來展示人可以通過修鍊得道成佛,返回天界的真實;通過歷代秉承天命的聖王、聖賢在歷史文化中的精彩演繹等等來系統呈現上天的意旨與教化。
顓頊以德治國顓頊在位時,以德治國,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。敦煌寫本《天地開闢以來帝王紀》記載:顓頊在位期間,曾碰到了五年大旱。顓頊便責備自己無德,而使天降大旱、百姓遭殃,便乞天降雨,並將自己作為禮祭的人牲投身大海,來表明對上天的敬仰和對百姓的愛護。投海以後,海神不納,見有大魚負顓頊出水面。上天被顓頊誠心所感動,立即降下大雨,當年天下大豐收。
顓頊帝共在位七十八年,九十八歲而崩。《山海經》記載:顓頊死後與他的九位妃嬪葬於大荒中的附禺之山,顓頊葬在山的南面,九嬪葬于山北。
天生神異的帝嚳顓頊駕崩後,傳位於他的堂侄高辛氏,即帝嚳。帝嚳是少昊的孫子,蟜極的兒子,姬姓,名倨。蟜極娶陳豐氏的女兒握裒為妻。一天握裒踩到了一隻巨大的腳印,而產生感應,生下了帝嚳。《帝王世紀》也記載:帝嚳剛一出生,便說出自己的名字叫“倨”,他生有駢齒,具有聖人之德。帝嚳從小就非常賢德、聰明,十五歲時被顓頊選中,從而輔佐顓頊治理天下,後受封於辛地,所以也稱為高辛氏。在帝嚳三十歲時,顓頊駕崩,帝嚳便繼任顓頊之位,成為天下共主,五行中水生木,具有木德。
天下大治帝嚳繼位後,繼續施行顓頊的治國之道,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。《史記》贊曰:帝嚳治國,像雨水灌溉農田一樣,公正無私,不偏不倚,遍及天下,凡日月能照耀到的地方,風雨能到達的地方,沒有不順從歸服的。共工曾在顓頊時作亂,被顓頊大敗後,怒觸不周山。共工死後,他的兒子術器繼任了共工之位,成為新一代共工。 《古本竹書紀年》記載:術器在帝嚳登基後再次作亂,帝嚳便消滅了他。在帝嚳繼位的第十六年,還派自己的叔父,即顓頊時絕天地通的木正重,領兵滅掉了共工氏之後有鄶(kuài)這一部諸侯。
帝嚳繼位後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 (圖片:新唐人文化古今欄目提供)多朝始祖帝嚳是多朝始祖,帝堯、商朝、周朝等都是帝嚳的子孫。 《大戴禮記》記載:帝嚳為他四個妃子所生的兒子進行占卜,結果佔得他們都擁有天下。
帝嚳的元妃是有邰氏的女兒,名叫姜嫄。姜嫄在郊野行走,看到巨人的腳印,心生欣喜,便踩了上去,因此受感而懷孕,後來生下一個男孩。姜嫄覺得這是不詳之物,便將他丟棄到小巷中,牛馬路過時都避而不踩;又把他丟到結冰的河面上,鳥兒都飛來用羽翼為他保暖。姜嫄覺得神異,於是把孩子留下撫養,因此取名為“棄”。棄在舜時教百姓播種百穀,被封於邰,又名后稷,被賜姓為姬,成為後來周朝的祖先。
帝嚳的次妃是有娀氏的女兒,名叫簡狄。一天簡狄與另外兩人一起沐浴,見到一隻黑色的鳥掉下一枚蛋,簡狄便拿起鳥蛋吞了下去,結果懷孕生下一個孩子,取名為“契”。契後來輔佐大禹治水有功,被封在商地,成為商朝的始祖。
帝嚳的第三個妃子是陳峰氏的女兒,名叫慶都,據說慶都生而神異,常有一朵黃雲覆在她頭上。一次慶都到河邊出遊,遇到一條赤龍,因此受感而懷孕,十四個月後生下一個男孩,名叫放勛,就是後來的聖君帝堯。帝嚳的四妃名叫常儀,生下了摯。常儀在四妃中排行最後,但是摯在兄弟中卻是最年長的。
帝嚳三十歲登帝位,直到一百零五歲去世,在位七十餘年。帝嚳晚年專註於訪道修道,考慮四子由誰來繼帝位的問題。他將四個兒子進行比較,論才德,是堯與契;論其母的資格是棄;而論年紀的長幼,則是摯,但他的才德不及他的兄弟。帝嚳決定用占卜來抉擇,結果,四子皆有天下之兆。帝嚳決定以齒為序,先立摯為儲君。帝嚳死後摯繼承帝位,為帝摯。帝摯自覺不如堯聖明,於是在繼位九年後,將帝位禪讓於堯。帝堯如聖王下世,堯、舜、禹承前啟後,開始了再創世的歷程,為華夏文明奠定了基礎。
參考文獻:
[1]【中國歷史正述】五帝之六:顓頊絕地天通(大紀元)
[2]【中國歷史正述】五帝之七:多朝始祖帝嚳(大紀元)
新唐人文化古今製作組提供
更多文章請點擊【文化古今】系列
責任編輯:楊述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