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平公向师旷问道:“我年七十岁了,很想再学习,恐怕已经晚了。”师旷说:“为什么不把火炬点着呢?”平公说:“怎么会有做臣子的对他的国君开玩笑的呀?”
师旷回答:“我这个瞎子哪有胆量同他的国君开玩笑呀!我是听说,年少又能好学,如同升起的太阳,阳光渐明。年壮又能好学,如同中午的太阳,光芒四射。年老又能好学,如同点燃的火炬,火光明亮。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?”平公听了说:“你讲得很对。”
【注释】
[1]炳烛:点燃蜡烛。
[2]于:向,对。
[3]师旷:字子野,春秋晋国人,著名乐师,目盲。
[4]炳烛:点燃火把、火炬。先秦时期尚无蜡烛,当时称烛,即是火炬。
[5]戏:对……开玩笑。
[6]而:能够,又能。
[7]昧行,有释暗中行走。昧:昏暗。行:此作并列、行列。